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历史组 潘晓丽
一、教研组常规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从教学常规着眼,继续按照教研中心拟定的《威海市环翠区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规范历史学科的教学行为,将个人备课、级部集体备课、听评课、传帮带、单元检测等常态工作落到实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做到 :“四定、五议、六统一”。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一次,每次不少于一节课,备课组长做好记录。集体备课时间稍作调整:初一周二上午1、2节 初二 周一上午3、4节 初三 周一下午1、2节
2.加强课堂管理,实施分层教学。重点关注学困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提升合格率。一是加强对学困生的课下跟进辅导,利用课前、课后的零散时间有针对性的强化落实基础知识。二在情感方面,保护学困生自尊心,克服其自卑感。做到不歧视,对点滴的进步要多鼓励,不急不躁,耐心引导。三是加强家校联系,合作为学困生“把脉”,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
3.树立会考目标意识,虽说历史结业考试已改成了等级制,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仍不可放松,还需要三年一贯抓紧落实课本基础知识。初一年级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初二年级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初三年级统一安排复习进度,计划周密。教师加强集体备课,荣辱与共。做好学生的学法指导,继续利用复习提纲引领复习课,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强化全六册书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提升应考技巧与能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利用家长会、电话、短信、QQ群与家长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家校双管齐下,实现共赢。加强对个别薄弱班级的管理和指导,争取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做好学生的心理调控。极个别班级可以采取备课组听课集体会诊的方法,共同指导。
二、主题教科研
1.课题研究:本学期确定全组依旧以“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作为研究课题,同时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小课题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潘晓丽: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有效设置驱动性问题来提升课堂效率的研究
王丹丹:关于历史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问题的研究
曲晓燕: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研究
丛雪萍: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研究
苏海英: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图表信息突破课本重难点问题的研究
郑健: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同时,各备课组依然将“我身边的历史”作为研究主题,结合教学内容,深度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展半日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三6、7节 (详见教研活动配档)
三、研训一体教师队伍建设
1.继续利用每周的教研日,在备课组内开展 “同课同构”的“同伴互动教研”专题研讨,坚持做好“课后共同评课集体研讨”的反思活动。
2.加强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优化“常态课”质量
第一,每个备课组指定课时引领教师,引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星等有经验的教师按学校规定在本备课组上好引领课,带动整个备课组授课水平的提升。
第二,每听必评。为确保听评课的实效性,要求备课组在听课以后一定要组织好评课活动,说亮点,找不足,参照“课堂评价表”,对授课老师的课堂给予客观合理的评价。
第三,青年教师要求主动参与到听评课活动中,勤听课,会评课,主动邀请骨干教师给自己听课,强化学习意识,千方百计提高自身授课水平,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3.强化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继续优化“青蓝工程”。
①加强日常指导和过程性管理。以“青蓝工程指导手册”为依托,从师德建设、教育理念、备课指导、教学帮带、学业检测、科研活动、班级管理、过程评价八个方面对潘晓丽——丛雪萍这对师徒搭档分别明确标准和要求,记录师徒帮带过程和收获。
②搭建实践平台,关注常态课。开学第一周以推门听课、开放课堂为契机,组织徒弟老师上过关课(新授课),要凸显本学科课型基本模式、目标的叙写和评价任务设计。课题自选,主动邀请师傅、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级部领导听课。提升青年教师站好讲台能力,提升课堂管理水平。
四、协作区研训:
主旨是细化研究制定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机制,开展协作区协作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小学、初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惯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衔接,构建起一体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体系。本学期将精心确立研讨主题,以远程互动录播为平台,采用听课或外出学习汇报交流等形式,开展富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整体提高协作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
初一备课组着力研究电子书包试点工作, 初二备课组着力研究电子白板信息技术,设计学习任务单、微视频等将学习内容前置,课堂落实预习内容合作研讨,当堂运用电子书包、白板等信息技术进行检测,直观生成监测数据汇总,此项教学内容由初一级部备课组长苏海英老师以及初二级部备课组长徐刘君老师负责落实。
六、学科活动:深化命题研究,规范单元、单项检测。
第一,强化各备课组命题研讨力度,确保命题的针对性,通过反馈分析指导常规教学。
第二,严格落实单元检测质量过关测试。在一次测试的基础上,必须提前拟定好测试题及二次、三次过关习题,利用过关制,消灭低分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三,严格落实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单元(单项)检测进行完,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教师进行分析,每位老师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的答题情况进行深刻的分析,单元检测分析会要邀请级部主任参加,确保质量分析有的放矢,进而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第四,注重培优补差,通过单元检测分析报告,要求教师要在不同层面调动起学生个人、小组长的学习参与热情,家长的督导力度。具体安排如下:
(1)单元检测:由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加上师资、课时所限,初一和初二级部拟将单元检测安排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各一次,考试形式采用百分制,安排在课堂上考完当堂立即阅卷、统分,考试内容大致分为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四种题型,主要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结合期末考试情况,教学检测目标大致定为:及格率85%左右,优秀率45%左右;平均分85分左右。初三级部进行两次单元测试,时间初步定于:
2016年11月上旬:世界历史(上册)综合检测
2017年1月上旬:世界历史(下册)综合检测
(2)学科竞赛:
具体安排如下:
初二历史单项竞赛:“中国历史知识大赛”为主题,进行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时间初步定于11月中旬。
附:配档
表一:每周教研活动配档
时间 |
周次 |
活动内容 |
负责人 |
九月 |
第1周 |
各备课组教师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办法》,制定学科、备课组的教学计划。 |
潘晓丽 |
第2周 |
1. 主题研讨:如何进行历史有效备课 2.暑期研究性学习——《家谱文化》作业筛选、推荐 |
苏海英 徐刘 君 王丹丹 | |
第3周 |
主题研讨:如何做好课本标记 |
苏海英
| |
第4周 |
主题研讨:如何实现高效小组的合作 |
王丹丹 | |
第5周 |
打造自主、合作、共赢的生命化课堂——课堂信息化技术应用观摩研讨—— 苏海英 老师执讲《春秋战国的纷争》 |
潘晓丽 杨旭 王涛 (协作区活动) | |
十月 |
第6周 |
国庆节 |
|
第7周 |
主题研讨:关于小组合作评价的有效性的研究 |
苏海英 | |
第8周 |
组织参加“环翠区历史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
潘晓丽 丛雪萍 (协作区活动) | |
第9周 |
主题研讨:如何正确应对历史测试方法指导 |
王丹丹 | |
十一月 |
第10周 |
期中质量检测及试卷分析 |
苏海英 徐刘 君 王丹丹 |
第11周 |
主题研讨:关于材料题的做题技巧训练 |
苏海英
| |
第12周 |
打造自主、合作、共赢的生命化课堂——探索小组合作模式,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杨旭 老师执教专题复习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潘晓丽 杨旭 (协作区活动) | |
十二月 |
第13周 |
组织参加区教研中心题库优秀试题研讨 |
苏海英 王丹丹
|
第14周 |
主题研讨:打造自主、合作、共赢的生命化课堂——利用导学案引领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
苏海英 | |
第15周 |
优秀教学常规落实研讨 |
潘晓丽 | |
第16周 |
主题研讨——如何让每个学生在每节复习课都能成长,使分层教学落地? |
王丹丹 | |
一月 |
第17周 |
制定复习方案,落实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
苏海英 徐刘 君 王丹丹 |
第18周 |
高效复习课的引领课 |
苏海英 王丹丹 | |
第19周 |
会考模拟习题精编精练研讨 |
潘晓丽 杨旭 王涛 | |
第20周 |
备战期末考试 |
苏海英 徐刘 君 王丹丹 |
2016年9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协作区研训计划
为促进协作区各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高片协作区内古寨中学、羊亭中学、大光华学校(历史学科)、古寨小学、长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开展研训活动,本学期研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片区教育教学优质、内涵、特色发展为目标,优化教育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办学目标的连续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开展协作区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小学、初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惯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衔接,构建起一体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体系,整体提高协作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工作措施
1.融合教育理念
立足协作区各学校发展实际,搭建培训、研讨、展示等平台,交流各学校发展特色及理念,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将古寨中学“绿色教育”理念与协作区内其他各校教育理念,有效融合形成协作区发展共同共同理念和发展愿景,以指导协作区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各校教育教学水平。
2.整合教学内容
在探索加大综合实践与学科整合力度的同时,研究各学段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明确各年级、各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初中历史学科教师要研究高中阶段的教材和课标,了解高中阶段的知识能力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要了解初中学习需要做好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要求,从而夯实基础,为初中阶段学习做好铺垫与衔接。初中历史学科教师要了解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起点,注意与小学教学的衔接,让学生有一个平缓的适应过程。
四、协作区活动配档
时间 |
周次 |
活动内容 |
负责人 |
9月 |
第5周 |
0 |
潘晓丽 宋秀敏 王涛
|
10月 |
第8周 |
打造自主、合作、共赢的生命化课堂——合理设置驱动型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丛雪萍老师执教新授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
潘晓丽 宋秀敏 王涛
|
11月 |
第12周 |
打造自主、合作、共赢的生命化课堂——探索小组合作模式,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杨旭 老师执教专题复习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潘晓丽 宋秀敏 王涛
|
2016.9
- 上一篇文章: 初三历史备课组计划
- 下一篇文章: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古寨中学地理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