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
设计说明
这节综合实践指导课的主题是《有趣的汉字》,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
(课型设计说明)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也是最美的文字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 横平竖直是我们的风骨,规矩方圆是我们的准则,没有了方块字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对青少年来说,更应该了解汉字,学习汉字,掌握汉字。
但是关于汉字的知识浩如烟海,学生查找的资料五花八门,那么如何整合相关资料从中筛选出合适的选题是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对此教师应该给予相关的指导。所以设计了这节指导课。
如此,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但能从中获得关于感兴趣的汉字知识,提高对汉字的热爱程度,还能够掌握整合资料发现选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将大有益处。
因此,我们设计了这节综合性学习指导课。
(学习目标说明)
现在的学生还不会在有条理地整合手头资料,去粗取精,发现合适自己的选题,并且针对选题,再次对资料进行整合,也不知道在综合实践中如何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作用。
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对手头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集思广益,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并针对选题再次进行资料的分类整合,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字。
(学情分析说明)
这堂课针对的是初二的学生,查找资料对初二学生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对于手头的资料,他们缺少综合整理分析的能力,难以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从而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选题。
(教学重难点说明)
这节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针对手头资料进行整理。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个人资料自行分类;第二步是小组资料分类整合;第三步是在选题之后,再次对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三步走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重点。
这节课的难点是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如何选出有价值的课题。我们主要采用小组交流、教师指导的方式。小组已经做好了对组内相关资料的整理,从中找到选题就变得容易起来,但是哪些选题适合本次的研究呢?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原则性指导,那就是小角度、有价值的选题最适合。至于如何进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则需要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班级同学的交流意见以及教师的指导“三管齐下”。
(教学过程说明)
针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我们共设计了六个环节。
一、 导入
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光辉璀璨,汉字作为文明的载体,对于汉字知识我们了解多少呢?周末的时候,我们回家收集了一下相关资料。请同学交流一下。
(个别学生交流三分钟)通过此环节,学生对汉字知识有了相应的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资料收集情况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二、 个人资料分类整理
那么我们收集的资料都适合研究吗?首先,我们要将自己手头的资料做一下整理。简单划分一下分类。
(两分钟学生交流)通过此环节,学生对自己的资料分类有了一定的掌握。
三、 小组资料分类整合
相信大家对自己手头的资料已经有了很熟悉的了解,但是一个人的力量虽大犹小,这就需要我们集合小组的资料进行研究。二号同学填写下列表格。
(三分钟小组二号同学交流)小组合作登记的过程,也就是对小组资料整合的过程。
小组资料整理卡
( )组
分类 |
份数 |
汉字起源(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 ) |
|
汉字的结构(造字法: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
|
汉字的发展演变(甲骨文——金文—— 小篆 ——隶书——草书 —— 楷书 ——行书) |
|
其他(汉字的字谜、歇后语等) |
|
四、 小组选题并完成计划书
(一)针对小组掌握的资料,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罗列出来。
(三分钟小组交流)在罗列问题中,教师进行适当追问,你觉得这些选题都可以进行研究吗?哪些能进行研究?哪些不能进行研究?理由是什么?
(二)小组交流,找到合适的选题进行交流。(五分钟交流,小组长陈述)
教师再次进行相关选题指导。
(三)填写计划书,通过计划书的填写,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为下一步的具体实践做好了准备。(三分钟填写,三号同学全班交流)
计划书是对这一问题的归纳总结,主要围绕着针对这个话题你能找到哪些选题,你准备如何进行研究、小组内部分工如何以及成果展现形式等来进行填写,通过计划书的填写,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为下一步的具体实践做好了准备。
五、小组之间互通有无,再次整理资料。(三分钟,四号同学填写下面表格)
已有资料内容及份数 |
其他小组提供资料内容及份数 |
还需查找的资料内容及份数 |
|
|
|
|
|
|
|
|
|
对资料做进一步整理,明确已有资料和欠缺资料,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六、学生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掌握了汉字知识,学会了整理资料以及如何选题,更加喜爱我们的文字。
七、 布置作业
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本次作业的布置是对本课的课外拓展,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相关研究成果。
八、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汉字知识
资料整理能力
热爱的感情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说明。谢谢。
- 上一篇文章: 改革教学方法 让学生爱上阅读
- 下一篇文章: 导学案,让课堂彰显生命的灵动